𡳞

𡳞(lān),为男子的生殖器。异体字为“膦”或“玍”,有时也被写成并非原字的“卵”、“朖”。单独使用加上语助词“𡳞啦!”,可等同于华语口语的“屁啦!”,意即“最好是啦!”、不以为然之意。[17]

𡳞鸟(lān-tsiáu)

字面意思为男性生殖器、阴茎。又写做“𡳞屌”,常俗写为“懒叫”、“懒觉”、“LG”、“蓝鸟”。

由于“蓝鸟”以白读音同“𡳞鸟”,在台语新闻出现“多伦多蓝鸟队”时,通常发文读音“niáu”。

欶𡳞鸟(suh-lān-tsiáu)

字面意思为吸阴茎(口交)。在《台湾风俗志》中收有“含玍”(カムラヌ,台湾话:kânn-lān)一词,[3]字面意思为含着阴茎。“欶𡳞鸟”常俗写为“树懒叫”。网络用语中常以“树懒叫的声音”双关语开黄腔。

𡳞鸟比鸡腿(lān-tsiáu-pí-ke-thuí)

字面意思为拿阴茎跟鸡腿对比。为“引喻失义”的的俚俗用语。1914年出版的《台湾俚谚集览》曾收入“玍鸟比鸡腿”(ラヌ チァウ ピィ コエ ツィ)一词。[18]

𡳞脬(lān-pha)

字面意思为阴囊。又写做“𡳞葩”、“卵葩”,常俗写为“懒趴”、“LP”(起源见下方扶𡳞脬词条)。

扶𡳞脬(phôo-lān-pha)

字面上是托著、捧著某人阴囊之意,但一般来讲并不是直接形容该动作,而是引申出“拍马屁”、“谄媚”、“阿谀奉承”等类似含义。1914年出版的《台湾俚谚集览》曾收入“扶人玍抛”一词。

2004年8月,由于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于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支持“一个中国”、反对台湾独立,时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的陈唐山在外交部内接待乡亲的闭门会议中,以“新加坡鼻屎个国家”、“扶中国卵葩”批评新加坡政府奉承中共。影片于对外公开播放后被外界视为失言。制作会议记录的公务人员,使用了原创的“LP”一字雅化“卵葩”。此事件后被坊间戏称为“LP事件”。[19][20]

规𡳞脬火(kui-lān-pha-hué)

字面意思为整个阴囊充满怒火,为“满肚子火”的俚俗用语。常俗写为“归蓝波火”、“归懒趴火”、“归LP fire”。在电影《那根所有权》中,陈松勇饰演的角色曾骂出此句。

2012年5月14日,高雄市劳工局召开调解会议,调解委员张绪中对资方说法不满,当场说了一句“我规𡳞脬火”,引起担任主席的劳工局股长黄俊容认为张以“𡳞脬”辱骂他,提告妨碍公务、妨害名誉。最终检察官认为张只是表达情绪、提出质疑,对张以不起诉处分。[21]

𡳞蔓(lān-muā)

字面意思为男性阴毛。衍伸形容人不知羞耻,表现出流氓样。

𡳞核(lān-hut)

字面意思为睾丸。

“𡳞”字另有相关衍伸用法:

画虎𡳞(uē-hóo-lān)

有说话夸大不实、吹牛之意。有一说此语源自日语“法螺吹き”(hora huki),字面意为“吹大法螺”,原比喻佛教中的讲经说法普及大众,后衍伸为说大话之意。[22]可简称“虎𡳞”,常俗写为“唬烂”。[23]

白𡳞(pe̍h-lān)[24]

参见:网络白目

字面意思为“白色的𡳞鸟/𡳞脬”。白色的生殖器象征年龄较幼,或衍伸有不正常之意。通常用来骂人幼稚愚蠢、不识相,说话搞不清楚状况。带有白痴的含意,比“白目”措词强烈。常俗写为“白烂”、“白懒”。另有一说指华语的“摆烂”一词源于“白烂”的华语念法,此尚待进一步证明,因两者虽读音相近但实际语意不同。

2020年9月,宜兰县一名李姓男子结账时因金额问题而跟林姓店员争执,李男脱口而出“你是不是在装白烂”,被林女提起公然侮辱告诉。高等法院于2021年11月认为“装白烂”有贬低、不屑等意,属于侮辱污蔑言语,驳回李男上诉,李男判拘20日,得易科罚金新台币2万元,全案确定。[25]

揬𡳞(tu̍h-lān)

“揬”为华语戳、刺之意,故字面意思指“阴茎或阴囊被戳被刺”。而上述动作势必引起极度不适,所以“揬𡳞”用来形容心情极度气愤与不爽。为较粗鄙的用词。《台日大辞典》中写做“突玍”(ツゥラヌ,tu̍h-lān),今常俗写为“赌烂”。[26][27]